3.后结构主义理论
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根基上逆生出来的一种理论思潮或思维方式,在70年代开始广泛进入整个人文学科,迄今为止,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了西方的学术和思想。除福柯外,利奥塔、德里达、拉康等都对这一理论有贡献。“后结构主义”这个名称本身表明了它与结构主义有直接关系。“后”既是一个历史时间标记,也是一个理论逻辑标记。它产生于结构主义之后,是对结构主义的调整、改造,也是对结构主义某一方面的发展、扩充与超越。后结构主义者抛弃了结构主义的简化主义方法论,否认中立全知的观点,认为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事实上只是一个社会建构,在当中有许多不同的意识形态推动者想要成为霸权者。
(二)后殖民主义的立场与特点
后殖民主义并不是一种统一的理论,“自诞生之初它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71]从严格意义上说,后殖民主义属于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一部分。与后现代主义一样,它也是一种擅长反对、弱于建构的理论派别。鉴于它在西方理论界和教育界均已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将之单列出来讨论也似有必要。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批判现代性,反对全球化,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它的基本观点是,西方文化的霸权构造了“落后的东方”形象,而东方民族也接受了这种话语,被西方文化殖民了。[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