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这两个字的古字均有“革”字旁,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传说源于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他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就用双手抓绳而荡。后来这种谋生的技能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游艺,取名“千秋”。但这时的“千秋”只有一根绳子。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把“千秋”带入中原。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把“千秋”作为一种祝寿词,取“千秋万寿”之意。后来为了避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在后来的演变中,单绳的秋千慢慢发展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湘西凤凰则有如此传说:古时一苗寨后生巴贵达惹拾到一只从云中掉落的绣花鞋,为了寻找失主,便做了一架八人大秋千,邀请附近的人都来荡秋千,终于找到了丢鞋的姑娘七娘。
据说,在南北朝时,秋千从后宫传到民间。至唐代,清明打秋千已十分盛行。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嬉笑以为宴乐,帝呼之为半仙之戏。”隋唐时期,秋千主要流行于北方,南宋时传到江南,明朝蔚然成俗。在封建社会,清明节的荡秋千活动让平时封闭于宅院中的女子有了大胆显示美感和游乐交往的机会,而秋千佳人也成为文人诗词中常见的美好意象。如唐朝韦庄有《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清明时节,春风拂柳,女子们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确实充满了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