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至三卷(中国卷)是这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卷收录的是曾经在陶行知身边一起共事、生活过的朋友、同事、学生以及家人有关陶行知的著述。这一群体与陶行知有过直接的交往,对陶行知研究有着天然的优先话语权,他们有关陶行知的一切著述均是陶行知研究的有力参考。在这个群体的写作中,第一种是写实体,是陶行知与学生和同事共同完成的著述,《晓庄丛书》《工学团丛书》是最早记录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著述。如李楚材的《破晓》被陶行知本人称为“是楚材在晓庄摸黑路之自述”,“是楚材和他的伙伴在晓庄所过生活之写真”。第二种是纪念体,多为陶行知逝世与诞辰周年纪念之作。这类作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粹回忆日常生活的怀念文章,并没有铺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只是叙述其生活与活动,以细节复原为人友、为人师、为人父的陶行知;另一种是回忆教育交往的怀念文章,重在追忆不同时期陶行知的教育活动,以活动勾勒陶行知的思想肖像。第三种是理论体,多为陶行知学生所作。这类作品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晓庄学校和山海工学团时期与陶行知亦师亦友的学生所作,他们是最早的一批陶行知研究者,更多的是陶行知思想的解读者与实践者,新中国成立前其实践还只止于陶行知创办的各类学校,而经历一段时期的疯狂压抑至改革开放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突起,使得陶行知研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签;另一种是育才学校与社会大学时期与陶行知有师生之名而无过深交往的学生所作,由于当时年纪幼小,他们留存记忆中的陶行知形象可能是疏离的、陌生的,抑或是高大的、威严的。第二、三卷主要收集了致力于陶行知研究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包含70多位国内陶行知研究界代表人物的著作和文章。在编选第一至三卷时,编者从全国近3000位陶行知研究者中,选出最重要的、最有影响的陶研成果,基本反映了陶行知研究在各个阶段的真实状况,其中既有赞颂其学说的,也有批判其学说的;既有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也有对陶行知研究的研究;既有学院式研究,也有实践式研究。在陶行知研究的成果中,以编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1920年北京大学缪金源的《读陶知行先生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屈指算来,陶行知研究迄今已近百年。
相关影视:张真人的照片高清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