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段话可以看出,早在塞涅卡所处的时期,就已经有卑劣的人知道怎样来忽略和埋没有价值的作品,以便让低级作品热卖。如今,还是会有人这样做,通常表现为带有忌妒的沉默。
通常来说,名声到得越迟,维持得越久,因为杰出的作品需要时间来酝酿。能够永远流传的名声就如同橡树,长得慢,但能长久;短暂的名声如同一年长成的植物,到时间就会枯萎;而虚假的名声却如同菌类,一夜之间长满山野,但是很快也就凋落了。
若是要问为什么,很好回答:一个人越是属于后世(即属于整个人类),他的作品就越缺少吸引和取悦当世人的东西,也就越不会被同时代的人接纳——他们不理解他,他如同异类一般生活在人群之中。人们更愿意欣赏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东西,或者对时代感觉敏锐的人,但是由此得来的名声也会随着时代消亡。
从艺术和文学的历史中可以看出,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多数一开始就为世人所不容,一直悄无声息,直到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关注,然后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获得永恒的地位。
如果有人还要探寻其中的原因,就会发现,人们真正能够理解和喜欢的,终究是那些与自己的本质契合的东西。无聊的人喜欢枯燥的作品,庸俗的人爱看庸俗的文章,头脑混乱的人只对思路混乱的作品感兴趣,蠢笨的人接触的也多是空洞的书籍。人们喜欢孤芳自赏,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正如有人唱的,对于一只狗来说,世上最好看的东西还是狗;对于牛,最好看的还是牛。这都说明了“物以类聚”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