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酒后厨前自汲新泉,要乐当筵自理冰弦,要绢有壁画两三幅,要诗后却奉得百来篇,只不得道著钱。(卷三,38页,《暖红室本》)
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卷四,1页)
等是其例子。
继《西厢(左扌右刍)弹词》之后的,便为结构很完备的剧本了。13世纪时的剧本,都是用北曲写的,前面已经说过,它们的结构都是很相同的;全部分成四折,所谓“折”便是现在的所谓“幕”,便是南剧里所谓“出”的意思。有的时候,于四折之外,又加上了一个“楔子”,大约在四折不够叙演尽某种故事时,才添加上这种楔子。这种的例子在《元曲选》里极多;如马致远的《汉宫秋》,无名氏的《衣锦还乡》《合同文字》等,俱是有楔子的,北剧(现在名他们这种剧本为北剧,或谓之杂剧)所用的角色不少,但却只有两个主要角色可以唱曲,即正末与正旦,其余的角色都仅可说“白”,以帮助主角;而这两个主角在同一剧中又不能并唱,如此戏为正末主唱的,则须由他一人从楔子或第一折直唱到第四折之最后,旦角不能唱一句;如果是正旦主唱的,则须由他一人从楔子或第一折直唱到底,正末——如果剧中有这个角色——也不能唱一句。如《元曲选》中的《汉宫秋》等,即为正末主唱之一例——此例最多——而同书中的《风光好》(戴善夫作),则为正旦主唱之一例。但在同一剧中,主角如正末等,又可以一个角色装扮好几种人物;如在第一折中他扮书生,在第二折中他又可以改扮神道。因此,唱的虽只有他一个人,而在剧场上,却可以在不同折里有不同的人物在唱着。譬如元无名氏的《硃砂担》,在楔子里,在第一折及第二折里,正末俱扮王文用,后来王文用被白正所杀,正末便在第三折里改扮东岳太尉(神)而出唱。到了第四折,正末又扮了王文用的鬼魂而出场歌唱,而东岳太尉在这一折里则不唱,另由一人扮之。举此一例,可以概知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