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虚静说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与西方的“心理距离”说有相似与相通之处,但它从审美胸次、人格立论,而不是从审美注意立论,这就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解释审美体验,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然而庄子把美和“道”连在一起,而不是把美与生活连在一起,乃是头足倒置的唯心主义。另外,虚静说作为审美理论有其充分的合理性,但若是把虚静作为人生的自由来追求,那就可能会使人堕入“宿命”论的梦幻中。
[1] 黄药眠:《黄药眠文艺论文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37页。
[2] 《庄子·达生》,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58~659页。
[3] 袁中道:《珂雪斋近集》,上海书店1982年版,第115页。
[4] 《庄子·庚桑楚》,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810页。
情感的二度审美转换
——“情景交融”说浅释
“情景交融”说是中国诗学中具有鲜明民族传统的一种理论。如果从美学意义上溯源,可以追寻到《诗经》的创作实践中,以及随后的“感物”“言志”的创作观念的提出。然而“情景”关系作为一对诗学范畴的建立,则是六朝以后的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思理为妙,神与物游”以及“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等观念,可以说是“情景交融”说的初胚,唐宋以后,诗歌创作中作为一对范畴的情景关系被正式提出来。南宋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分析杜诗的过程时明确指出,在最优秀的诗句中总是“情景交融而莫分也”,创作则是“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分”。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也强调情景结合,认为杜诗佳句常常是“景在情中,情在景中”。但“情景交融”说的真正成熟则在明、清两代。明代的王廷相、谢榛,清代的王夫之、李渔、刘熙载、王国维等人沿着前人的思路,而又有所创新,完成了“情景交融”说的理论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