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 跖
《盗跖》出自《庄子》杂篇,以人名篇,主要内容是揭露名利对人身心的危害,批判儒家学派,倡导顺随自然。
全篇主要是通过盗跖和孔子的谈话,借盗跖之口猛烈地批驳仁义之道,批判那些为名为利而丧失生命的人,抨击社会的黑暗,主张顺随自然,倡导修身养性,进而通达安乐长寿之道。本篇中一些对人物的评价以及某些观点与《庄子》中多篇相悖,历来学者大都认为是伪作。
原 文
孔子与柳下季为友[1],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2],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
● 柳下季
孔子谓柳下季曰:“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3];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父不能诏其子,兄不能教其弟,则无贵父子兄弟之亲矣。今先生,世之才士也,弟为盗跖,为天下害,而弗能教也,丘窃为先生羞之。丘请为先生往说之。”
柳下季曰:“先生言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若子不听父之诏,弟不受兄之教,虽今先生之辩,将奈之何哉!且跖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4],强足以距敌[5],辩足以饰非,顺其心则喜,逆其心则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无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