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宋襄公,便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请求楚国派兵救援。
于是,楚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曲线救郑,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兵回援国都。
宋楚两军在泓水狭路相逢,楚军开始争分夺秒渡河,向宋军方向靠近。
时公子目夷认为这是打败楚军的大好时机,就向宋襄公建议:“楚兵多、我军少,对阵不利我军,现在趁此他们渡河之机发起进攻,胜算很大。”
岂止是胜算很大,这几乎就是一个必胜局。
没想到宋襄公居然坚决表示反对:“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这是不讲无德啊。”
公子目夷无语,只能等待。
不久,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目夷请示领导:“这下可以进攻了吧?”
万万没想到,宋襄公居然继续表示反对:“人家还没准备好我们就开打,是很不道德的,等他们列好阵再说。”
这次目夷都快气得吐血了,但却也无可奈何。
就这样,在最高指挥官的带领下,一众宋国将士静静地望向对面,眼巴巴地等着比自己更强大的敌人渡过泓水、摆好阵型。
然而,敌军的价值观似乎跟宋军有点不同,楚军很实在,摆好军阵后,并未在口头上就敌人的善意等待表示感谢,直接送给宋襄公一箭作为“回礼”——宋襄公腿部中了一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