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比起在战争中抱着个大火盆进行战略转移,火绳的出现是划时代的。
于是,在火门枪基本构造的基础上,点燃的火绳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击发装置,火门枪也就改了个名字,成了“火绳枪”。火绳枪解放了士兵们的双手,从而使得精确射击成为可能。尤其是蛇形杠杆装置,后来被巧妙地设计成了扳机。早期在火绳枪的前端,还设计了一个钩子,用来更加方便地利用各种地形瞄准,因此火绳枪也经常被“钩枪”(hook gun,或Arquebus)。后来出现了比较重型的火绳枪,也可以用Y形支架固定在地面上进行瞄准射击。
火绳枪的装填弹药的最快速度大概是二十秒/次,慢一些的一分钟也可以搞定。但如此速度依然无法满足大规模作战需要,于是火绳枪后来传到了中国大明王朝,被改了个名字叫作“鸟铳”(2)。得到鸟铳的戚继光,为鸟铳量身打造了“三段击”(volley fire)战术。三段击的意思是,持枪士兵们被分成三队,一队装填弹药,一队预备射击,一队瞄准开火。于是如此搭配下来的话,就实现了火绳枪威力的最大化。
实际上,火绳枪已经具备了类似于近现代枪械的种种特点。按照我们今天的分类方式,火绳枪的火药和弹丸都还是从枪管前部塞入,这是明显的前填装方式。此外,大多数的火绳枪枪管中没有膛线,并非绝大部分现代枪械一样的“线膛枪”(Rifles)。所以,我们称之为“滑膛枪”(Muskets)。因此我们总结一下,当年的火绳枪按照学术叫法,应该是一种前装滑膛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