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曾经说过,朱子明儒、释之不同而斥释氏之唯心论,象山则倡心即理说,从唯理论转向唯心论而接近释氏主张后传至于杨简乃更向禅家接近,遂使后之陆学,专重静坐功夫,堕于狂禅,朱子学派乃更倾向于章句之学,可谓互相对应。
南宋一代,朱陆之学,互相对峙,然朱学乃较占优势,降而至元,方发生了一种折衷的倾向。吴澄与郑玉,就是这时代的代表。
吴澄(公元1249—1333年),字幼清,号草庐,初从程若庸治朱子学,后乃倾向陆子。若庸出自饶鲁门下,而饶鲁则曾从黄榦学朱子之学者,故吴澄既传朱子之学又尊信陆子而取折衷的态度。他说:“朱陆二师之为教,一也,而二家庸劣之门人,各立标榜,互相诋訾,至于今,学者犹惑。呜呼甚矣哉,道之无传,而人之易惑难晓也!”(《宋元学案》九十二《草庐精语》)又说:“朱子于道问学之功居多,而陆子以尊德性为主。问学不本于德性,则其蔽必偏于言语训释之末。故学必以德性为本,庶几得之。”(同上《本传》)由此可概见其志向一斑。他曾在《象山语录序》上这样赞叹象山:“道在天地间,今古如一。人人同得,智愚贤不肖,无丰啬焉,能反之于身,则知天之于我者,我固有之,不待外求也;扩而充之,不待增益也。先生(象山)之教人,盖以是。岂不至简至易而切实哉!”(《草庐文选》二)后世遂以此断之为传陆氏之学者,然他又曾有《五经纂言》之作,则确又是绍述朱子经学而能确立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