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重要的公共需求,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提出必须把发展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作为长期的战略重点,努力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新的方案明晰新医改远期目标即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明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医改重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实现基本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是保障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引入市场机制与政府责任到位,可以逐步解决医疗服务均等化问题。通过引入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良性竞争,以竞争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和降低医疗费用。创新中国医疗体系,提供平等医疗服务。中国医疗体系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创新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医疗服务均等化问题。创新模型综合成为一个全新的医疗体系,推进医疗融资、医务人员人力资源发展等多方面的改革。[11]
努力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是解决个性化医疗的重要渠道。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的许可使社区的全科医生还可以为群众进行上门诊疗服务,为老百姓建立私人健康档案,即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家庭医生”“私人医生”的服务。全科医生首诊制度的推行,将改变中国居民的就医方式,全科医生为居民建立的健康档案以及对居民健康的长期持续关注,有利于对疾病的预防,提升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根据卫生部2011年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注册全科医生仅有7.8万名,占执业医师总数的4.3%。[12]目前全国大部分全科医生基本都是在岗简单培训,而且普遍起始学历较低,以中专、大专学历居多,水平较低的医务人员进入社区后无法满足社区群众的健康需求,难以对大部分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救治。[13]顺利推行全科医生制度的关键是改进对优秀全科医生的激励方式,对全科医生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的同时,应转变社会对全科医生的认知,使全科医生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