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族寺院领户的研究,主要的意义就在从户口的领有方面来看大族寺院庄园的发展,及庄园内部的生产关系。在研究上,我们先考察大族寺院领户造成的方式,其次寻述中古各时期各地域大族寺院户口领有的实况,其次我们再考察其内部经济上的关系。人口在中古时期是社会主要的生产手段,财富泉源,为庄园领主间争夺的目标,所以最后我们对大族寺院与国家之户口的争夺,也加以考察。
由此可以进而比较具体地看到,何先生所遵循的这个理论上的起点,大致是按着唯物史观的要求,考察社会经济史,应认真考察生产关系中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从而把握这种生产关系的症结和实质,并以此来认识社会历史发展之阶段的确立和划分。
在30年代的中国历史学界,这个理论上的起点,应当说是比较高的起点。这是时代使然,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力量,同时也反映出何先生在青年时代对于理论的兴趣和对于真理的追求。尽管后来何先生自谓他当时接受的并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尽管这个理论上的起点只是漫长的人生道路和治学道路的开始,这毕竟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步。我读着《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总不免要时时回眸何先生在30年代发表的那些文章:这里,不仅有具体研究领域上的联系和发展,同时也有理论指导上的联系和深化。从30年代到90年代,不论从个人还是从历史来说,这都是一条曲折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