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脉过于急促的,会出现骨癫疾,此病病邪已深入骨髓;微急的,会出现由肾气沉滞而导致的失神昏厥之症和肾脏积气的奔豚证,还会出现两足无法屈伸、大小便不利等症。肾脉过于迟缓的,会出现脊背疼痛不止的病症;微缓的,会出现洞病,症状是进食后,食物未经消化就被吐出。肾脉大的,会出现阴痿病;微大的,会出现石水病,症状是从脐下开始肿胀,肿胀之势下至小腹,使之胀满下坠,上至胃脘,这是很难治愈的死症。肾脉小的,会出现久泻不止的洞泄病;微小的,会出现消瘅病。肾脉滑的,会出现小便闭塞不通、阴囊肿大;微滑的,会出现骨痿病,发生此病时,可以坐却不可以站立,否则会眼前一片漆黑,看不清东西。肾脉涩的,会出现因气血阻塞而外发的大痈;微涩的,会出现妇女月经不调之症和久治不愈的痔疾。
黄帝问:那么在疾病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六种脉象,应该如何采取相应的针刺疗法呢?
岐伯说:出现急脉的各种病,通常是寒性的;出现缓脉的病,通常是热性的;出现大脉的病,是阳盛而多气,阴气衰竭而血不足;出现小脉的病,是阳盛阴衰,气血都不足;出现滑脉的病,是阳气充实而微有热;出现涩脉的病,是气阻滞不畅,而且阳气衰弱而少有寒。因此,在对出现急脉的各种病进行针刺时,要深刺并长久留针;在对出现缓脉的各种病进行针刺时,就该采取浅刺,并迅疾出针,使热邪随针外泻;在对出现大脉的病变进行针刺时,应该微泻其气,但不可出血;在对出现滑脉的病变进行针刺时,应该在进针后立即出针,进针要浅,以疏泄体表的阳气,驱散热邪;在对出现涩脉的病变进行治疗时,针刺时一定要刺中病人的经脉,并朝经气运行的方向进针,长久留针,在针刺之前还要按摩经脉的运行通路,使气血畅通利于经气循行,出针后,要立即按压针孔,以防出血,从而调和经脉中的气血;对于出现小脉的各种病变,因为此症阳虚阴弱,气血都不足,内外精气都很少,所以不应该用针法治疗,而应该用缓和之药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