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
“君子动口又动手”
用这句古话作题目,决不是要提倡武斗,而是希望——且慢,请看下去就明白了。
三年前,为了一本书稿的事,到北京去访问了一些曾与韬奋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他们大都在七十岁左右,也担任了一定的职务,可说是“见多识广”。但是,对于韬奋的回忆,凡是手头留有过去文章或笔记的同志,往往就详细而具体,而那些没有留下文字记载的同志,有的尽管曾与韬奋朝夕相处,却怎么也想不起当时的情景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那时我就想:如果他们当时都能随时动手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该有多好!
记得什么人说过:一个老人逝世,就带走了一座图书馆。我想,至少对于曾在历史上扮演过一定角色的人物来说,的确是如此。要让这座“图书馆”留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他生前多动手,把脑袋里的东西都变成纸上的东西。否则,这个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
在出版社工作的同志,也许轮不上“在历史上扮演一定角色的人物”这个档子,但是,由于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却常常可以与历史上的重要角色有所交往,而这些交往中的所见所闻正是丰富历史的重要方面。譬如,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先生在他的回忆录里面,就记载了陈独秀、胡适等人的许多活动,赵家璧同志在他的《编辑生涯忆鲁迅》一书中,也记述了鲁迅的许多重要言行。这些材料,往往因为记叙的是发生在双方之间的事,外人无从得知,可说是独得之秘,因此,也就显得更加珍贵。有这种回忆当然比没有要好,不过唯一觉得遗憾的是,类似这样的材料有不少也是事后凭记忆追记的,由于各种原因,仍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所以现在为了回忆录的真伪与正误,往往多有争议,看来以后还会成为一门“学问”的。如果当时即能笔之于书,效果恐怕就会好一些。如今,我们有许多同志(主要是编辑和领导同志)也经常接触一些重要人物,有时,我们可以听他说得眉飞色舞,但请他写下来,不知什么缘故,却几乎总是推却的居多。这样,那些无法亲耳听到他眉飞色舞的叙述的人,将永远不会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那样一段事实了。多么可惜!